2016年12月1日,舒尔茨宣布明年将辞去CEO一职。随后,星巴克美股盘后下跌4%,虽然当时他还未真正离开。
2018年6月4日,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宣布将辞去执行主席和董事会成员职务。于6月26日正式辞任后担任星巴克名誉董事长。在宣布离职消息之后,星巴克股票下跌2.42%,市值蒸发约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3亿元。
放眼全世界,星巴克被无数次当成标杆来超越。在中国广阔的市场,互联网咖啡品牌兴起,让星巴克成为唯一的最大的假想敌。不仅是新品牌对老品牌的宣战,更是新消费模式对原有市场格局的挑战。在人们等待星巴克作出回应时,等来的却是舒尔茨又要离去的消息,舒尔茨打败了全球的咖啡对手,却等不到中国互联网咖啡之战。
花400万买下星巴克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开了第一家店,主要出售高质量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注意,在成立的前十余年,星巴克并不卖咖啡,仅仅是西雅图地区的本土一家咖啡豆零售商。
舒尔茨在自传《将心注入》写到了星巴克的转型,1983年,当时的星巴克员工舒尔茨远赴米兰出差,在参观国际家具展的途中偶遇意式咖啡吧,便随即沉溺于浓缩咖啡的口感和店内的氛围中。这一次难忘的咖啡体验,使舒尔茨拥有了回美发展意式咖啡连锁的想法。
回到西雅图之后,舒尔茨与创始人交流,舒尔茨认为,星巴克光卖咖啡豆不行,而应该成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咖啡文化品牌”。供应咖啡饮品,人们可以坐在店里休闲,聊天,交谈。但是,舒尔茨的想法遭到了创始人的拒绝。
1985年,舒尔茨决定离开星巴克,并在次年开设了第一家自己的意式咖啡馆,叫天天咖啡。天天咖啡存在了两年,1987年,星巴克创始人找到舒尔茨,表达有意向他出售星巴克。但是问题来了,收购星巴克需要400万美元,钱在哪儿?舒尔茨开始了艰难的募集之路。
从创办“天天咖啡”到为了筹集资金收购星巴克,舒尔茨向各个中小投资者、身边的朋友解说自己的咖啡事业,在此期间和242个人谈过话,其中有217个人说“不”。
一个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的项目,最终被舒尔茨用自己的坚持获得“逆袭成功”,通过众筹方式拿下,1987年,霍华德终于召集到一批投资者买下了星巴克。
直到1992年上市,星巴克才开始逐步提高开店速度。90年代是星巴克在美国市场的快速成长期,不仅开店提速,而且进入一个区域的优势越来越快——星巴克在一个地区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往往能实现跨地区传播。1995年,每个星巴克的新门店在其设立的第一年平均贡献的营业收入高达700000美元,相比于1990年平均增长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