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零售思维,瑞幸似乎在一瞬间获得了急速的发展。但是很多一瞬间崛起的互联网品牌往往自带着巨大的噱头和眼球效应,无论是煎饼、牛腩还是喜茶丧茶等等,互联网世界虽然代表了高效率,激动人心的创意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资本的吹捧和网络的欢声鼓噪之中,泡沫越大越容易破裂。
咖啡这一品类,它与一块汉堡或一碗面条并不一样,以高品质和低价格也许在开始的时候能吸引消费者,但是后期,当被受众认为是“便宜货”的时候,就会日渐失去了品牌价值和含金量。咖啡消费,绝不仅仅局限于对产品本身的需求,它更是许多生活场景、工作场景的附加物和延伸物。放松,休闲,交往,商务交谈等等,这些场景本身可能需要一杯咖啡,但绝不仅仅局限于一杯咖啡,它们更需要品味,需要环境,需要某种特定的文化象征和品牌认同。所以,对所谓的诸多互联网咖啡品牌而言,如果眼里只有咖啡本身,那就错了。
虽然在市场上,各种独立精品咖啡正在不断涌现,并且以精品少量咖啡豆及手冲的制作方式,形成第三代咖啡浪潮。但是,高端化,高品质的场景体验,是星巴克与其他各种咖啡品牌拉开差距的核心价值。
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在上海烘焙工坊正式开业时提出,“我们正在大力投资星巴克臻选品牌,确保不断提升体验,目前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在高端咖啡体验方面的战略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星巴克来说,其强大的护城河,不仅仅在于其庞大的门店数量、稳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其不断优化和提升的场景体验,高端化的品牌形象和客群认知,以高品牌价值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粘度是高定价的前提。